中華藝術鑑賞報一禪詩系列《心如廣大》

中華藝術鑑賞報一禪詩系列《心如廣大》
【詩文】
‌黃檗運《如是廣大》的原文如下‌:
心如大海無邊際,
廣植淨蓮養身心;
自有一雙無事手,
為作世間慈悲人‌。
【凡人解讀】
佛教文化中“如”的特殊意義
“如”有像的意思,有類似的意思。《金剛經》中佛陀說到:什麼叫如來?無所從來,也無所去,這是如來。如來字面意思就像來了,但是又說就像,就是沒來。所以如來是一種如如不動的狀態,即在一切處,又不在一切處,即在一切時,又不在一切時,即在一切物,又不在一切物。佛經中的“如是”是印可、許可之辭,意為如此, 原來如此,出自《佛光大辭典》。關於“如是”,佛家認為是用來表述真如佛性(真如實相)的用語。
“應作如是觀”、“眾生如是”、“我聞如是”中的【如是】為表示諸法實相之語。
【作者簡介】
7‌唐希運禪師(黃檗禪師)‌,別名黃檗希運,是唐代著名的佛教高僧,主要活動在靖州鷲峰(今江西省宜豐縣黃檗山)。他被譽為黃檗禪師,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人物‌。
生平與成就
希運禪師生於福建福清縣,少年時在本鄉的黃檗山出家,後遊方各地參謁名師。他在奉新百丈山依百丈懷海學法,並得其正傳。唐開成年間,希運在宜豐鷲峰建寺弘法,改其名為黃檗山,四方僧徒趨往問法者甚多‌。
希運禪師的禪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“無心說”,強調“心即是佛”,主張通過頓悟達到心佛如一。他的教學方法獨特,常用“棒喝”法接引門徒,這種教學方法對後來的臨濟宗影響深遠‌。
影響與傳承
希運禪師的弟子中,臨濟義玄最為著名。義玄在河北正定創立臨濟宗,成為禪宗五大流派之一,廣泛傳播於中國及海外。臨濟宗後傳入日本、朝鮮等地,成為這些地區的禪宗主流‌。
希運禪師的禪法不僅在中國禪宗史上佔有重要地位,還對後世禪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他的“心即是佛”思想和“棒喝”教學法,至今仍被廣泛研究和應用‌。
【沙門空海】
黃檗後來又遠遊京師,因人啟發,而往洪州參百丈禪師。
才一見面,他就請求百丈開示:“自古以來佛佛相傳,燈燈相續的禪法如何?”百丈過了許久都沒回答他的話,黃檗有些急不過,便說:“慧命延續乃是大事,不可教後人斷絕吧。”
百丈這時才說:“就看你是不是那個(足以承當大事的)人。”百丈說完,起身進了方丈,黃檗隨後跟來,說:“我特來承受宗旨。”
百丈說:“既如此,以後千萬不能辜負了我。”
有一天,百丈問黃檗:“從什麼地方來?”
黃檗說:“在大雄山下采菌子來。”
百丈說:“有沒有見到大老虎?”
黃檗便作虎聲嘯吼,百丈則隨手操起一把斧頭作砍虎的樣子,黃檗上前打百丈一巴掌,百丈非但沒有生氣,反而哈哈大笑起來,滿意地回去了。
百丈來到禪堂對僧眾說:“大雄山下有一大虎,正在伺機噬人,在座諸位可要好生提防啊,百丈老漢今日就親遭它咬了一口。”
有一天,南泉對黃檗說:“老僧閒時隨興作了一首牧牛歌,請長老幫我和一下。”
黃檗說:“我自有我師。”黃檗於是向南泉辭行,南泉禪師出門相送。
走至門邊,提起黃檗所戴頂笠,說:“長老身材如此之大,笠子恐怕太小了吧。”
黃檗說:“我頂笠雖小,但能囊括大千世界。”
南泉說:“王老師呢?”
黃檗便戴上笠子,飄然離去。
黃檗後來居住在洪州大安寺,四海禪家奔湊而來。相國表休當時鎮守宛陵,興建了大禪苑,延請黃檗禪師去說法。
因為禪師酷愛原來住的黃檗山,裴休把新修禪苑亦稱作黃檗禪苑。裴休又請禪師至其郡府,把自己所作的一篇體會禪道的文章拿出來請教禪師。
黃檗接過文章之後置於一旁,更不翻閱。
過了一會兒,問裴休:“你會嗎?”
裴休說:“深不可測。”
黃檗說:“如果這樣輕易就會,那禪道豈不太膚淺了?如果禪道能形於紙墨,又哪裡會有我今天的禪宗?”裴休於是贈詩一首,以資紀念。詩是:
自從大士傳心印,額有圓珠七尺身;
掛錫十年棲蜀水,浮盃今日渡章演。
一千龍象隨高步,萬里香華結勝因;
擬欲事師為弟子,不知將法付何人?
從此,黃檗禪風,盛行於江表一帶。
平安吉祥,善心善行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臺灣硬筆書法藝術協會2025會員聯展暨名家邀請展隆重開幕

【清菴齋細說沉香】香之十德

中華藝術鑑賞報一禪詩系列《滔滔不持戒》